New IT in Users Eyes    数智抗疫
数智抗疫
对话新华三张鹏: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趋势与思考

今年以来,疫情的反复让不少城市的运转节奏进一步放慢,同时也对政府的基层治理带来极大的考验,特别是面对新一轮传播力度更强的“奥密克戎”疫情,各地政府疫情管控的压力持续增大。因此,如何能够在进一步完善日常疫情管控措施的同时,更全面地做好发生疫情时的应急响应工作,实现基层治理的全面数字化,可以说已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

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与能力升级的重要推动者,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已经深度参与浙、苏、川、津、蒙等多个地区的数字化战疫工作,通过和各地政府一起“并肩战斗”,以数字力量助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数字抗疫、城市的精准治理贡献了新华三的数智力量。

在新华三集团首席数字官张鹏看来:“通过深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新华三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有艰苦的探索,也有技术的沉淀。数字时代要用网络的光速来跑赢病毒传播,要用数字的算法来做到精准抗疫,要用智能的指挥来实现高效协同。”

毫无疑问,面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趋势,我们既要以“硬核”的处置手段提升公共安全与降低公众风险,同时也要积极地把数字化和智慧化融入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之中,通过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精准化的社会治理,并最大化提升基层的数字治理水平,最终才能实现未来城市“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

一网统管”是核心也是抓手

众所周知,“一网统管”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创新模式,自提出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而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一网统管”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谓“一网统管”指的是,通过搭建一网平台,统筹管理事务,即“建一网,统筹管”,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张鹏表示:“今年大家对‘一网统管’格外重视,原因就是认识到到一些复杂的工作仅靠单一专业部门是解决不了的,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才能更好地处理好这些难题。同样,治理也是如此,治理的维度越来越宽,领域越来越深,百姓诉求越来越杂,对部门的协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完成管理和治理的协作,‘一网统管’也成为了当下的重点工作。”

确实如此,“一网统管”的基础是“一网”,其关键在于“统管”。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更优的“治理”呢?张鹏认为,未来要更好地推进“一网统管”的工作,需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一网统管”一定是要基于实时的数据,存量的静态数据对于管理作用不大,没有与事件相关联的实时数据是做不到“一网统管”的;其次,是要依托智能算法,靠算力来代替人力;最后,是在这两个技术化支撑的基础上,各个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要适应数字化的要求和规律去制定流程、修订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一网统管”的落实。

也正因此,新华三在帮助城市落实或者重构原有治理方式的过程中,就总结出了“五四三二一”原则,其中五是通过“一网统管”的平台真正做到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取得最佳的综合效应的“五个最”;四是四大领域,即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预判、资源统筹协调、行动人机协同;三是三大转变,包括层级转办向一体联动,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两个一就是“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而这些五四三二最终都围绕着“一件事”,那就是城市中无论是从日常琐事到关乎全城百姓、全城发展的大事,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进入一个平台来自动处置、自动推送、自动研判、自动督办,最后实现闭环,让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而在总体框架上,新华三同样也通过“七个一”来支撑“一网统管”的整体技术架构,并通过底层平台的支撑和中台城市操作系统的支撑实现两个“一网”,具体来说:一是全栈能力的数字底座;二是全面感知的指标体系;三是全程闭环的处置体系;四是全域覆盖的网格体系;五是全貌呈现的时空体系;六是全时响应的指标体系;七是全景同步的交互体系。

“通过‘七个一’的技术架构为支撑,并以‘五四三二一’为原则打造的‘一网统管’的平台,最终推动各类事件通过融事通和网格通形成完整闭环,最终实现高效敏捷处置一件事。”张鹏说。

不仅如此,新华三在推动“一网统管”的落地过程中,也发现有两个新的技术应用方向需要高度重视,一是“一网统管”中应引入数字孪生的技术作为支撑,原因在于数字孪生绝不仅仅等同于精细的三维建模,数字孪生一定是通过规划、建设、治理的数据在数字空间的整体建模,来为“一网统管”的事件研判分析、智能的调度指挥和算法的驯养形成一个立体的支撑,做到观全面、防见效、管到位、强技术、汇数据的全面应用。

二是“三屏”交互体系的运作方式,可以看到过去“一网通”通过掌上服务,实现了让老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戳戳手机就能办事;而现在“一网统管”,通过“三屏”的交互体系,则能够让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与服务对象在一个入口上就能实现政府的治理,包括城市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政务建设、事件处置、重大工程、交通出行等等,都能够做到“一屏掌控”,真正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新华三帮助淮安建立的“一网统管”平台,就能让城市的管理者在自己的桌面上也能够形成城市的领导办公台,实现城市体征、事件预警、音视频会议、工作安排及考核督办等等全流程的大中小屏互动的处置方式。

由此可见,在数字化时代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的大背景下,“一网统管”之于城市的数字治理既是核心也是抓手,而新华三通过在“一网统管”领域的探索与尝试,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真正打破了城市管理在时间、空间、职能方面的壁垒,使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也更好地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智慧城市未来建设趋势与思考

事实上,“一网统管”仅仅是新华三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政府数字治理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面对新时代和新挑战,新华三还始终以“云智原生”的视角直面城市数字化的难题与痛点,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市数字化全面解决方案。

对此,张鹏表示:“新华三始终秉持融合生长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因为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任何一个数字化平台都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形成新的能力、持续迭代去回应需求。”

基于这样的考量,并考虑到不同城市的投资水平,新华三智慧城市方案既有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也有相对通用版的核心能力方案,能够满足大中小城市的不同需求。“其实数字化平台主要贵在两个地方:一是平台的投入;二是人力的投入。因此新华三在平台投入上尽可能去降低成本,提高它的复用度、标准化程度来服务更多的城市,同时在交付的成本上,新华三也尽可能吸引本地的一些公司参与进来,从而降低交付成本。”张鹏说。

以新华三智慧城市操作系统为例,两年前新华三在郑州正式发布了城市操作系统3.0,该系统是管理盘活城市信息资源的底层系统,也是服务城市生活者、生产者、治理者的交互界面,能够实现数字城市的新“七通一平”——融事通、融图通、融智通、融物通、融码通、融视通、融讯通,向上培育城市大脑,推进优政、惠民、兴业、智治的数字化能力融合生长。

在此基础上,新华三城市操作系统还以移动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物联网四张网络搭建紫光云3.0,实现数据的物理融合,构建了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智链数据银行实现数据的化学融合,最终帮助各个城市依托城市操作系统,实现能力输出,推进优政、惠民、兴业、智治融合生长。同时还可借助掌上办公、掌上办事、掌上办企,全面服务城市生活者、生产者、治理者。

张鹏表示:“任何数字化平台都一定是在升级迭代、不断完善的,过去两年新华三城市操作系统的升级完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城市操作系统和各个组件的成熟度相比以往的版本不断在提高;为了实现城市操作系统组建对外能力的输出,新华三也发布了一体化的赋能接口和平台;此外,城市操作系统适配的业务场景同样也实现了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在推动城市操作系统落地的过程中,新华三也发现随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过去各个城市更注重纵向的应用,但现在越来越需要解决横向的拉通的问题,其实目前各地建设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还是“一网同享”,其实强调和解决的都是横向拉通的问题。

张鹏认为:“一就是一张网,这个网是个广义的网而非互联网,指的是中台赋能、共享能力的复用,但新华三城市操作系统跟中台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台虽然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但是没有能够把很多其他的复用能力融合进来,相对而言新华三的服务能力更广、更好,复用能力更深,协同能力更强,而这也更加体现了城市操作系统的价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新华三对城市数字化转型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方面是城市的数字化发展一定要关联到政府发展、民生发展、改革的痛点、发展的重点上去,找到技术与需求的结合点,才能让技术方案真正得到快速落地;另一方面是随着现在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围绕数据资源的开放、挖掘价值、激活安全的应用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风口,需要各地政府加以高度的重视。

“过去几年,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包括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等等,但在我们看来,智慧城市建到今天这个程度上,其实更应该脚踏实地、少谈概念,而是要多围绕它的本质去真抓落实。抓什么落实?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围绕数据抓落实,数据的共享、数据的激活、数据价值的体现,让数据跑路;二是围绕流程再造、制度适配,围绕如何落地、优化服务效能去抓落实。”张鹏强调说。

政府数字化改革的“浙江经验”

今年4月19日,国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国家首次在深改委层面对数字政府的发展作出最新部署;5月6日,国家再次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而近期,国家又就疫情防控“常态化”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坚持信心走中国特色的防疫道路。

这三件事看似无关,但其实从数字政府的角度来看都是紧密关联的,同样这也关系到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在张鹏看来,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之间存在一个很深的交叉关系,广义的智慧城市应该涵盖数字政府,狭义的智慧城市应该与数字政府是交叉关系。

那么,二者要如何实现相互促进呢?首先是规划上要相互统筹;其次应该在核心的云网数安的基础平台上实现共享;最后在面向服务的入口上应该尽可能去整合。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更专注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提高城市的发展韧性和高效运转,数字政府则更关注政府的治理和服务。

“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应该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就是一个核心平台、一组核心数据服务两个面,一个更关注政府的高效运行与惠民服务,一个能关注到城市的韧性发展与要素激活。此外,要素激活也是未来城市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让数据真正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等等技术推动城市的运转和城市产业的发展。”张鹏说。

在这方面,由新华三全面和深入参加的浙江数字化改革就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和极为重要的参考的价值,具体而言:

第一个启示,是浙江以深化改革作为保障。数字化改革是一片“新蓝海”,没有现成的“参照物”和“坐标系”,更为关键的是还面临着落实难的问题,而浙江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就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关键基础。

“数字化是一个支点,深化改革是一个撬杠,所以既要靠数字化推动改革发展,也要靠深化改革来落实数字化。当前深化改革走进了深水区,面临着新的领域,亟需新的方法、新的工具、新的平台,那么数字化给深化改革提供了最好的工具,靠传统的方式改不动的,拿数字化就能改得动。以监管为例,现在有了数字化的工具、数字化的平台,我们可以实现全流程留痕。所以浙江的办法就巧妙在于把数字化和深化改革两件事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借力的一个关系,这是浙江给各地提供的第一个启示。”张鹏表示。

第二个启示,是浙江强大的改革力度,包括各级政府密切跟进、督办落实工作的力度、声势、氛围,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其实,单纯靠资金投入以及泛泛的安排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需要逐个攻坚、啃硬骨头。也正因此,浙江在数字化改革中,彻底解决了很多小切口、大场景的问题。

第三个启示,是浙江数字化的改革理念,即数据的打通与流程再造相结合、与制度结合,实现了有效的分工,浙江各级数字化职能部门的任务就是建好一体化智能化平台,深改办的任务就是研究哪些制度要突破,列出清单来逐个解决,这样才能解决数字化流程再造制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的问题。

而由浙江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启示和背后所产生的价值,最终也会成为引领全球数字化改革的“中国力量”。正如张鹏最后所言:“中国之所以可以引领全球数字化的变革,既有中国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比如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政策较为开明,拥有数字化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也有浙江这样的数字化变革样板给全国去复制、为中国去闯路。我也相信,浙江这种路径很快会复制出去,而其本质就是重视数字技术,遵循数字化的规律去改进制度,改造流程、治理方式。基于这两点,我国的政府部门很有可能成为率先进入数字时代的政府,未来通过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优势来优化治理方式、服务方式,适配城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将会成为我们的新突破点和新的优势。”

全文总结,在数字化改革和疫情“常态化”的驱动下,可以说无论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还是社会的治理都已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如何精准化找到城市治理的痛点。在此过程中,新华三即助力各个城市把“一网统管”作为城市治理的核心方向,同时通过城市操作系统构筑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型底座,并积极参各地的数字抗疫、城市精准治理等工作,为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民生服务治理以及营商环境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可以说不仅会全面释放数字政府的新价值,提升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将会引领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走向“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其价值可谓“不止于现在,更关乎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