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公司新闻

  •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2025 WAIC | 新华三曾富贵:从模型“可用” 到 “好用”,AI 产业的智慧跃迁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9】

当前,AI 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热潮之中,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算力需求的持续膨胀以及 AI 逐渐走向普惠化,这些趋势正深刻地改变着产业格局。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趋势论坛”上深刻指出:“AI的未来绝非简单的硬件堆砌,唯有实现算力、数据、模型及应用的协同使能,最大化释放每一份算力潜能,才能真正跨越从‘可用’到‘好用’的鸿沟,引领产业智慧跃迁。”

descript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

热潮背后的现实挑战

AI 落地需突破三重壁垒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背后暗藏着技术攻坚与商业落地的双重考验。曾富贵认为,企业要实现 AI 的有效落地,必须率先突破三道核心壁垒。

异构算力供给的动态平衡是首要难题。随着异构计算成为行业主流,企业既要满足多元化场景的差异化算力需求,又要在性能提升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这绝非简单的硬件叠加,而是需要通过创新的跨资源调度平台与统一的软件栈,构建“算力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的高效体系。

模型迭代的可控性同样至关重要。大模型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企业陷入 “追新” 与 “实用” 的两难困境。破解之道在于构建标准化的量化评估体系,既能精准衡量模型应用效果,又能支持基座模型的灵活切换,确保 AI 的投入方向始终锚定业务价值而非技术热点。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AI 商业化的本质不是技术参数的比拼,而是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与价值创造。当前大量 AI 解决方案停留在 “能用” 的初级阶段,实验室中表现优异,到了实际生产场景却因数据适配、流程磨合等问题难以落地。曾富贵强调,从“可用”到“好用”的核心在于甄选高价值场景,推动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耦合,并通过标准化产品交付实现场景复制,这是 AI 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必由之路。

AI落地的关键

高质量数据与高效应用搭建

在 AI 的发展过程中,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质量的数据是 AI 模型能够输出准确、快速结果的关键。然而,政企全域数据面临着数据分散、质量差、时效性不足以及合规要求严等四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华三集团推出了系统化的大模型数据工程,实现了数据盘点与评估、采集与存储、清洗与治理以及质量监控等一系列环节的有效管理,能够确保业务数据以高质量、持续有效的方式投喂给大模型,从而让大模型在业务场景下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另一方面,让 AI 真正 “好用”,离不开高效便捷的应用构建能力,这正是应用使能的核心价值所在。灵犀使能平台(LinSeer Hub)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通过多维度的功能设计,最大化降低 AI 构建的复杂性,为 AI 应用的快速落地提供坚实保障。以往,AI 应用开发往往被视为 “高技术门槛的专家工作”,需要专业的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全程参与,不仅开发周期长,还难以满足业务部门的即时需求。而灵犀使能平台通过构建从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一站式流程,将复杂的技术环节进行封装和简化,让业务人员无需深入掌握底层技术,就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 AI 应用的开发,让 AI 应用能够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这种多方位使能模式推动了 AI 产业从技术密集型向应用普及型的转变。当开发门槛大幅降低后,更多行业和企业能够参与到 AI 应用的创新中来,催生出大量贴合实际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

全栈开放与产业协同

AI发展的未来方向

在 AI 产业的发展中,新华三集团始终践行开放包容的理念,通过在基础设施层、AI 业务层、行业及服务层的全面开放,聚合了 AI 产业链的各方力量。目前,新华三汇聚了上百家生态合作伙伴,并通过“图灵小镇”创新产业模式,推动了算力与应用场景的双向匹配。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 AI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为 AI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 AI 时代,企业需要不断深化对 AI 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新华三集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携手更多生态伙伴,持续推动 AI 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新华三将继续引领行业走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未来,助力百行百业实现智慧跃迁,共同开创智能新时代。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